济南兴起“话剧热”:以前台上13人演台下1人看 现在省话剧院的票要提前半月买
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田柳 刘瑞琪 济南报道
(资料图片)
“我们有碰到过台上13名演员,台下只有1位观众的情况。”
“那还演吗?”
“演!必须演!我们老院长把职工家属都叫来了,陪着那一位观众看戏。”
8月9日,这是记者在与山东省话剧院副院长王翔沟通的时候,王院长描述2006年省话剧院“星期五剧场”刚启用时曾发生的情况。
然而现在,如果想在“星期五剧场”看一场话剧,需要抱着手机提前抢票,一票难求的场面出现在了山东省话剧院的演出剧目当中。记者发现,不只是山东省话剧院出现了观演热潮,近几年,尤其是疫情结束后,国内的演出市场快速回温。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分析,2023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9.33万场,与去年同比增长400.86%;演出票房收入167.93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673.49%;观众人数6223.66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超10倍。
(山东省话剧院演出谢幕后,演员与观众合影。)
数据增速靠的是消费者手中一张张的门票的积累。尤其是年轻的消费者,都说年轻人想得开,钱总是花在很多长辈看不懂的地方,比如花几百块钱去看一场话剧、音乐剧,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坐在剧场里一动不动,不能大声说话,不能随意走动,甚至连口水都不能喝,但是很多人却乐在其中。舞台剧爱好者墨衣是一位家在济南的年轻小姑娘,但她已是圈子里所谓的资深“剧迷”。墨衣在2023年上半年辗转几个城市看了18部舞台剧,并且也会带着自己的朋友一起去看,经过自己的成功“安利”,已经让一些朋友也“入坑”了舞台剧。她说,最近几年剧场里的上座率在不断提高、好剧本好演员越来越多。墨衣还向记者透露,接下来的几个月,她已经给自己安排好了观剧计划,包括《红楼梦》《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国产大戏,以及《悲惨世界》《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引进的经典戏剧作品。
山东省话剧院副院长王翔对于剧场票房的升温也深有体会。 “前几年,我刚负责‘星期五剧场’时,从周三周四就开始查周五的演出卖了几张票出去,每次周五演出前都要站在检票口看观众来了多少。但是现在基本上不用担心了。”
山东省话剧院的忠实观众Tina告诉记者,现在省话剧院“星期五剧场”的演出票要提前半个月购买,而且第一排的座位要掐准时间抢票,否则很难买到。她还夸赞说,省话剧院的演出质量越来越好了,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节奏还是现场气氛的把控都很到位,看到舞台上演员们的努力付出,自己也很受鼓舞。她经常在社交平台发表观剧体验,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戏剧同好一起来交流讨论。
(山东省话剧院大型话剧《孔子》排练剧照,图片来自山东省话剧院微信公众号)
“戏剧不能只为戏剧爱好者服务,我们要为大众服务”。山东省话剧院青年导演陈曦说,创作者们其实很愿意听到更多观众的反馈,尤其是意见和建议,这是创作者们了解观众心理、了解市场需求的最直接的方式。因此省话剧院在剧场出口设置了意见收集的问卷二维码,希望在演出结束后观众可以来“吐槽两句”,帮助演职人员们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比如,针对观众反馈的有些剧目前半场略冗长,观众进入状态缓慢等问题,陈曦称,剧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改进,尽量平衡剧情的完整性和适应观众的观剧习惯。从创作者专业的角度来讲,能主动适应消费市场的发展情况也是整个演出行业迅速发展的一大原因。
记者注意到,戏剧作为城市精神的彰显,对城市中的青年起到凝聚作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城市的文化氛围塑造中来。乌镇戏剧节至今已举办九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青年戏剧创作者,也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的“引凤还巢”。第九届乌镇戏剧节单剧最快售罄时间为7.07秒,全网购票参与达26万人次,给追求新鲜感的年轻人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沉浸式体验和与文化艺术的近距离接触。戏剧这种新兴的多样化艺术形式,为年轻人带来了新型的文化选择和新奇体验,王翔认为,戏剧艺术可以真正提高一座城市的素质、一座城市的文化氛围,以及一座城市的魅力,同时激发年轻人对于这个城市的希望,然后无限扩大这种可能。
“戏剧点亮城市。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每一天晚上的每一场演出,都注定会成为这个城市里最靓丽的印记。一座真正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不能只有地铁高架和高楼大厦,还要有每天晚上和繁星一起闪烁在城市上空的莎士比亚。”山东省话剧院副院长王翔在每场演出前都会介绍这段开场白,他希望戏剧可以潜移默化熏陶观众文化的气质、内涵、修养等。
关键词:
资讯
品牌